三峡人物
最出名的主建派林一山
发布时间:2011-11-20 20:36:00
对三峡工程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。2006年5月20日,三峡大坝建成,有一个人再次被频繁提起。他就是当年三峡工程最出名的主建派,被毛泽东称为“长江王”的林一山。

长江舰上与毛泽东谈三峡水库

  林一山,山东文登人,现年95岁。1949年随军南下,在南京接管国民党扬子江流域委员会,同年在武汉组建长江水利委员会,并任主任。1953年林一山与毛泽东的一次谈话,真正改变了他的命运,也带起了20世纪50年代的三峡热。

毛泽东与林一山在长江舰上谈三峡

  1953年2月,毛泽东乘“长江”号军舰视察长江,中共中央中南局指派林一山陪同。毛泽东知道林是水利专家,便问林有何良策应对长江洪水。林一山把一张“长江流域水利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草图”铺在卧舱中的桌上,指着上面大大小小的水库,讲开了长江的防洪。林一山从支流讲起,每一个水库都讲了一遍,又加上一句:“这些水库都加起来,还抵不上一个三峡水库。”

  毛泽东听了很高兴,伸出手指着三峡口上说:“那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,毕其功于一役?先修那个三峡水库,怎么样?”。

  其实,在新中国建国后,毛泽动就有想法修建三峡工程,听闻林一山说三峡工程可修,更是激起了毛泽东修建这一“世纪工程”的热情。毛泽东后来曾对林一山说:“你看,你能不能找一个人替我当国家主席,我给你当助手,帮你修三峡大坝好不好?”

林李之争

  1954年长江发生大洪灾,长江下游损失惨重,中央准备及早修三峡工程。洪灾过后,毛泽东承专列抵达武汉,急召林一山面谈三峡工程。在毛泽东的支持下,林一山开始领导长江水利委员会积极准备三峡工程论证工作,但此时出现了反对三峡工程的声音。

  如果林一山是三峡工程最出名的主建派,李锐则是三峡工程反建派的代表人物之一,在长达数十年的三峡论战中,他始终与林一山针锋相对。

  1956,当时任电力工业部部长助理兼水电总局局长的李锐,在《水利发电》杂志上发文指林一山将三峡工程的防洪能力绝对化。李锐并认为,中国尚无能力修三峡工程。

  这就是水利水电界著名的“林李之争”,争论持续了两年之久。1958年的南宁会议,把这场争论推向了高潮。

  1958年,李锐与林一山坐在毛泽东正对面,对面左右是刘少奇、周恩来、朱德等。大家都坐定后,两人分别说了对自己三峡工程的看法。

  林一山长篇大论数小时,从汉朝贾让治水谈起,历数二千多年间长江洪水如何为害。然后强调说,只有三峡才能控制川江洪水,解除荆江大堤的严重威胁和洞庭湖区的洪灾。

  关于水库的正常高水位林一山推荐“210—200方案(高坝方案)”;关于装机容量,林一山认为年发电量一千亿千瓦时以上;关于工程技术,林一山称:已选好几个比较坝段,有三个方案;施工难度和强度同国外类似工程相比,也没有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难;关于投资,林一山估算约为72亿元;关于水库移民,林一山没有谈及此事。

  李锐则举了两个数字,迁移人口215万,淹没土地120万亩,这还不包括修建经费、人力物力等烦琐的数字。他的看法是:三峡建设要考虑综合利用,综合国力,长江开发应逐级进行,先支后干。

林一山陪同周恩来总理视察三峡坝址

  主建派和反建派谁也说服不了谁,最后,毛泽东作出了一个搁置争议的裁决:“积极准备,充分可靠。”当时搁置三峡工程还有其客观原因,一是因为三峡工程耗费巨额资金,二是中苏关系恶化,中苏专家合建三峡的计划无法施行。

褒贬各半

  虽然三峡工程在50年代被搁置,林一山却从未放弃过推动三峡工程上马的努力。此后,文革十年,林一山被关进水牢,还被打断了六根肋骨。

  上世纪80年代末,当三峡工程再次被提上议程时,林一山已届80高龄,由于身体问题,他未再参与三峡工程的论证。

  但是,现年已95的林一山依然记得当年长江舰上与毛泽东谈三峡工程的情景,并引此为傲。外界评论称,如果不是林一山对毛泽东的建言,也许就不会有50年代的三峡热,三峡工程不会那样受到高层青睐。

  1992年中国全国人大表决三峡工程时,林一山已81岁,双目已失明。他只能坐在收音机旁焦虑地等待着人大的表决结果。听到三峡工程通过之后,他表示非常欣慰。林一山说:他这一生就做了两件事,一件是三峡工程,一件是南水北调。

  三峡工程最终按照林一山的论证结果,选定了三斗坪为最终坝址。他曾经建议的“围堰发电”、“分期开发”方案也被采纳。

  但是,林一山支持高坝方案却一直备受斥责。反对三峡工程的人认为,作为一个水利专家,林一山对三峡工程的技术问题做了充分论证,但他试图将三峡工程的防洪能力绝对化,支持高坝方案,忽视了如此浩大的工程会对生态、文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,也忽视了高坝给移民工程带来的巨大压力。

  不过,官方对林一山的评价是:不计名利、尽职尽责的水利专家,几十年如一日地献身于长江的治理事业,多次放弃了职务晋升的机会。